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情系雪域儿女擘画西藏发展纪实
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年中看进展丨靶向发力纠治顽瘴痼疾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预付消费套路多 小心行事不踩坑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中国法制新闻网  字体大小[ ]

陈女士为其儿子支付费用共计人民币1.8万元,

报名参加某机构体能拓展课程。

在儿子完成40课时学习后,

陈女士提出解除合同并退还剩余费用的诉求,

但遭遇经营者设置退费障碍。

培训机构称合同写明“退费按原价扣款”,

陈女士则要求按照优惠套餐单价标准扣款。

因双方对课时费用计算标准无法达成一致,

陈女士遂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应返还金额的认定问题。该培训机构为招揽顾客推出的优惠套餐(买100节送50节),陈女士购买了100节正课,花费1.8万元,则该课程实际单价应为180元/节(1.8万÷100节课)。而该培训机构主张原价应以300元/节计算,却未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其使用格式合同与陈女士签约,未对“原价扣款”条款作必要解释说明,故该合同属于“霸王条款”,该条款因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而无效。因此,该培训机构应退还陈女士10800元(1.8万元-180元/节×40节)。最终,经法官耐心释法说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培训机构退还陈女士10800元了结本案纠纷。

  2025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根据该解释,因消费者原因退款,按打折前的价格计算已兑付商品或服务的价款,经营者应向消费者返还预付款本金扣减已兑付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款后的余额。本案中,陈女士因自身原因与该培训机构协商退课,双方的服务合同即时解除。作为培训机构,应该依法向消费者返还余额,如按照“原价扣款”条款计算金额,应尽到必要提示说明义务。作为消费者,应注意保留合同文件(纸质或电子版)、缴费记录(如发票、转账凭证)、课程表截图、票据、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以便在维权时有效使用。

  (作者:崔鹏宇 作者单位:临江林区基层法院)

中国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